國考怎麼考/考古題不考古 批判為重
【資料來源:聯合報╱蕭智中/公(台中市)】
拜讀昨天王釗洪教授「『考古』取材,公務人員能創新?」一文,甚巧,筆者從中正大學畢業,研究所畢業後陸續通過五次國家考試(二項高考、二項三等特考、一項普考),或許可將國考經驗與大眾分享。
其實考古題不是萬靈丹,只做考古題不可能通過國家考試,考古題的意義在於掌握考試脈動。國家考試的典試委員來自各大學院校的教授,相信各教授基於為國掄才的社會責任,命題時不可能隨意拿考古題草草了事,反之一定是絞盡腦汁將其所學所知的精華,納入考題用以甄選人才,因此不可能只是守舊、考古。所謂「考古題」只是從過去的經驗,來掌握現在的脈動及未來的趨勢。從知識論的角度,所有的知識形成都是如此。
參加國考一定要掌握時事,由此可知國考不是僅做考古題就可以拿高分。另外,國家考試閱卷評分,也是由各大學院校教授來評閱,如果考生一味地用補習班資料,千篇一律地作答,閱卷教授不可能給予高分。
以筆者經驗,國家考試作答每答一題就是寫一篇小論文,書寫過程是在有限的答案紙中,將所有的知識灌注在一題內,一道題目就是一個研究主題,作答內容就是濃縮該主題相關理論與研究,甚至還要有批判思想,將現有理論或實務不足之處一併論述,如此結合理論、實務、批判思想的答題,才可能獲得閱卷教授的青睞。
學術潮流一直在變,「講光抄」、「背多分」的年代早過去,相同地,國家考試也在變,近年來國家考試選出的公務員也早已不是凡事「考古」的公務員,取而代之的具理論基礎及理性思辨能力的公務員,這些人也正默默地辛勤工作,希望藉由努力讓我們的國家更壯大。
移民行政四等 謝湘雲陪考變榜首
【資料來源:聯合報╱本報記者張錦弘】
輔大法文系畢業的謝湘雲,原本從未想到考公職。去年她辭掉貿易公司工作,陪朋友報名補習移民行政特考。結果陰錯陽差,朋友沒考,反倒是她這個陪考的,從上萬名報考者脫穎而出,錄取四等移民行政類科榜首。
謝湘雲建議考生,「不要想太多,做了就是。」一旦決定考公職,就要全力以赴,不要朝三暮四、給自己後悔的理由。
29歲的謝湘雲是基隆人,身高180公分,國中曾參加籃球隊。
大學4年,她當過系學會會長、外語學院學生代表會總幹事。畢業後到貿易公司上班。做了3年多,遇到金融海嘯,公司收掉台北的辦公室,她因此失業。之後她到另一家貿易公司工作,賣衛浴設備。去年6月辭職後,原本想到澳洲度假打工,但玩了半個月就返台,想休息一陣子再找工作。
「我從來沒想過考公職。」謝湘雲說,直到她從澳洲返台,朋友聽說首次移民特考將招考500多人,就拉著她一起到補習班報名,結果朋友沒報名,反倒是她開始補習。
不過,報考過程一波三折。她說,去年9月移民特考確定考科,和補習班原本教的差很多,有些科目要重讀,很多人因此放棄。「反正每科都沒讀過,就繼續補下去。」
開缺名額公布,更跌破大家眼鏡,原本預期招考500多人,最後只招130人,更多人放棄,但謝湘雲依舊準備應考。
移民行政特考四等多達1萬807人報名,6038人全程到考,只錄取20人,競爭超激烈。謝湘雲接到成績單,沒想到她竟是筆試第一名。
通過筆試後,還要通過體能測驗,跑走800公尺要在4分40秒內跑完才算及格。謝湘雲說,她國中畢業後,就沒再參加籃球隊,平時很少運動,跑完400公尺就跑不動了,為了移民特考,她晴天跑操場、雨天爬樓梯,練習了一個月。
高普考衝刺 讀重點中重點
【資料來源:聯合報╱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】
高普考周五(13日)登場,專家建議考生,最後衝刺階段,要複習各科重點、重要法條及常考的考古題;且要配合考試時間,每天睡飽、正常作息;臨場答題則要直指問題核心、條理分明、訂小標題。
今年普考13到14日考試,8萬8777人報名,暫定開缺1114人,錄取率只約1.2%;高考三級15到17日考試,6萬7384人報考,開缺1983人,錄取率約3%。
日常:調整作息不熬夜
距考試不到一周,要如何準備才能事半功倍?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會計資訊系主任李洙德建議,首先要快點調整作息,每天睡飽、絕不能熬夜,以免考試時頭腦不清、誤判題目;同時可配合各科實際考試的時段,複習同樣科目,讓生理時鐘適應考科、增加手感。
複習:快速瀏覽考古題
他說,考前一周不要再讀新東西,補習班發的考前猜題也可略過。這時應盡全力讀以往老師強調「重點中的重點」,或自己整理的筆記;課本不用再從第一頁翻起,要看一再圈起來的重點。
至於歷年考古題,若還沒看過,要快速瀏覽一遍。李洙德說,類似財稅行政、勞工行政等類科,往往有5-7成題目不脫考古題範圍,萬變不離其中,絕不能因題目考過很多次就忽略。
答題:字跡工整沒錯字
答題技巧也很重要。他說,字跡工整、沒錯字是基本要求,最好使用墨水不易弄髒的中性筆作答、多帶兩隻筆備用;且要記得在作答區作答,不要寫在草稿頁。
答題內容則要很快切入重點、條理分明。他舉例,若民法考「甲男和乙女結婚後,甲男又和丙女通姦生下丁子,甲男長期供給丁生活費。有一天甲乙協議離婚,經證人簽名但未辦離婚登記,甲就車禍身亡,留下遺產1000萬元,應如何分配?」
李洙德說,要回答上述題目,可先立一個小標題「本題考試重點」,點出「甲乙兩人離婚有沒有效」、「甲和丁有無親子關係」、「甲的合法繼承人是誰」等3個重點,然後再各訂3個小標題、分3段陳述,且最好能具體引用法條。
標準答案是:甲乙還沒辦離婚登記,婚姻仍有效;甲雖沒完成民法認領手續,但有撫養非婚生子丁的事實,兩人算有親子關係;所以依民法,甲的遺產要分給原配乙及非婚生子丁各500萬元。